简介:【羊炭疽病】病因、症状及防治方法,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化脓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常散发或流行,羊最易感染。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类通过接触患病动物及其产品以及食用患病动物的肉而受到感染。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及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性差,呈煤焦油样,偶有引起肺、肠和脑膜急性感染的败血症。自然条件下,食草动物最易感,人类中度易感,主要发生在接触动物及动物制品加工较多,误食病肉的人群。
一、简介
病羊的体内、粪便和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炭疽杆菌。当健康的羊吃了被污染的饲料、喝水、通过皮肤损伤感染炭疽杆菌或吸入带有炭疽孢子的灰尘时,就会发生这种疾病。
大多数羊的病程最为急或急,其特点是突然倒地、全身抽搐、颤抖、磨牙、呼吸困难、体温升至40-42℃ ,和粘膜蓝紫色。眼、鼻、口、肛门等自然孔道流出暗红色或黑色带气泡的血液羊炭疽病,凝血不完全。不完整的尸体。
二、病原体及其流行
绵羊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该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生在6-8月吸血虫多、雨水多时。病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炭疽病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也有通过呼吸道或通过吸血昆虫的叮咬通过皮肤传播。炭疽孢子有很强的抵抗力。当病畜尸体处理不当羊炭疽病,或粪便、分泌物未彻底消毒时,土壤、水、饲料、用具和草场都会受到污染,尤其是被炭疽孢子污染的地方。土壤和草地往往会成为持久性病灶。
三、病理观察
病理观察:皮下及浆膜下出血及胶样浸润,淋巴结肿大及出血,脾肿大。由于严禁对炭疽尸体进行尸检,因此应特别注意对外观和症状的综合判断,以免误尸。
(1)绵羊发病初期可注射抗炭疽血清,第一次注射50毫升,待体温未消退后再注射25-30毫升注射后 4 小时。
(2)对于亚急性病羊,100万单位的青霉素可以每天注射两次,连续注射三天。
(3)在高发地区,羊肉每年应注射炭疽杆菌5号,每只动物皮下注射1毫升,可免疫1年。
(4)对于疑似炭疽病的羊,严禁尸检、剥皮和食用。
(5)羊胴体要深埋。污染的垫料、粪便等要焚烧。对污染物,10%热碱液,0.1%汞溶液,彻底消毒用 5% 碘酊或 20%-30% 漂白剂杀死孢子。
四、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3天,最长为14天。羊的临床表现多为急性型。病羊突然倒在地上,失去知觉,浑身颤抖,咬牙切齿,从天然孔中排出带有气泡的黑红色血液,往往几分钟内就死去。急性时病羊兴奋不宁,走路摇摇晃晃,心悸多动,脉搏加快,气短,可见黏膜呈蓝紫色,后抑郁,不能卧地,毛孔渗血,并且大多会在几个小时内死亡。
五、病理变化
严禁对患炭疽的羊进行尸体解剖,必须在严格的保护、隔离和消毒条件下进行。
最严重的死亡是腹部肿胀,尸体不完整,口鼻肛门出血,如泡沫或未凝固的血液。胶状浸润发生在头部、颈部和下腹部的皮下结缔组织,可扩散至肌肉深层。血液凝固性差,呈暗红色,呈煤焦油状。脾脏肿大,比正常大3-5倍,质地脆,暗红色,切面充满煤焦油样脾髓和血液。淋巴结肿大、出血,切面呈深红色至暗红色。肺充血、水肿。胃肠道有出血性坏死性炎性改变,有时肠黏膜有炭疽痛。心包和心外膜出血,气管和支气管充满大量血沫。胸腔和腹腔有血性渗出物。尸体极易腐烂。
六、预防
在发生炭疽病的地区,用Ⅱ号炭疽孢子疫苗免疫一次。各种绵羊皮下注射1 mL,注射后2周即可产生强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疫区要封闭,病羊要隔离治疗。封锁期间严禁汽车、羊和人进入。最后一只病羊死亡或治愈15天后,未发现新病羊,需彻底消毒后解除封锁。
对受污染的地面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尸体不应被解剖,而应被焚烧或深埋在远离水源的地方。
治疗方法为血清疗法:抗炭疽血清是治疗炭疽的专用药物。治疗剂量为 50-120 毫升。如给药6小时后病情无明显改善,可再次使用。预防剂量为16-20 mL,预防有效期为10-14天。
抗菌药物治疗: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对炭疽有良好的疗效。几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或抗菌药物联合抗炭疽血清,效果更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