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科学研究表明,共同经历困境和挑战是人际间的重要黏合剂,能有效地增加个体之间的合作。换言之,共患难是团队合作的促进剂。那么,为什么会产生“共患难效应”呢?
所谓共患难,简单来说,是一种共同经历。从广义上讲,共同经历被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参与到同一事件的过程中。以往的科学研究已经发现,在一些简单的共同经历下,如一同跳舞、一同跟随音乐敲打节拍等,都会促进个人之间的合作。
除此之外,也有研究发现,单纯地共同经历生理性的疼痛也会增加合作行为。2014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巴斯蒂安教授进行了一项相关实验:他邀了数名实验参与者感受轻微的生理性痛觉——将手放入冰水里或吃很辣的食物,随后发现共同经历了生理疼痛的参与者更容易相互合作。
相较于以上两种共同经历,现实生活中的共患难更为复杂。经历困难事件时,人们往往伴随着消极的情感体验,而消极情绪常常会带来负性影响。有科学研究发现,当个人单独经历消极情绪事件时,更容易降低合作的意愿,甚至产生攻击行为。
不过,日常经验告诉我们,共患难的经历往往是人际关系的黏合剂。一些让实验参与者回忆过往经历的科学研究发现,共同经历类似的消极情绪事件反而会增加人们之间的亲密感。比如,在训练中多次受伤且因此无法继续演出的芭蕾舞者,往往会与有同样经历的芭蕾舞者关系亲密,形成更紧密的人际关系。
2021年,通过实验研究,宁波大学的苗晓燕及其团队证明了共同经历消极情绪事件对合作行为的促进作用。首先,研究者邀请数名参与者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一项难度极高的智力测试,并在结束后告知参与者得分较低,测试失败。随后,请某位参与者与另一名同样经历了测试失败的参与者一起完成合作任务。结果显示,经历了同样失败的参与者们在接下来的共同任务中表现出更多的合作倾向。
进化心理学认为,当人们面临外在的威胁时,经常会产生强烈的归属需要。这是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应对威胁,人们会寻求彼此的支持,从而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并把自身的基因遗传下去。因此,归属需要成为人类进化发展过程中的基本需要之一。在面对威胁的过程中,人们对归属感的需求格外强烈。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有研究者考察发现,相较于非灾区民众,灾区民众表现出更高的合作行为倾向。在面对大自然的威胁时,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弱小且无助的,而个体间的互相帮助、合作则大大增加了个体生存的概率。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威胁增加了人们的归属感,进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行为。
不仅现实中的威胁会增进合作,想象中的威胁同样能够激发个体的归属需要。2007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曼纳教授在实验中发现,让参与者想象自己将会“孤独终老”会激发其对自身未来人际关系的“威胁想象”,因此呈现出更加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融入群体的表现。
同时,以往的研究发现,人们经历威胁时所激发的归属需要并非对所有人有效,而是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即人们不是无差别地寻求归属感,而是向那些可能接纳自己或有可能进一步建立关系的人寻求归属感。其中,共同经历者就是很好的“归属对象”。因为经历过同样困境的人具有相同的消极情感体验,且都有与他人建立关系的需要。因此,共患难的人们更容易彼此靠近,并通过增加合作行为传达出对归属感的渴望。
许多学校、企业都会为新生或新员工开展团队建设活动。这些活动往往具有相同的特点:需要成员共同参加,而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竞争性。比如,将成员分为若干小队,每队相互竞争完成小游戏,比拼输赢。这些小游戏通常需要团队成员沟通交流、协力完成。在这样的活动中,竞争的环境就营造出了想象的“外在威胁”,同时面对共同的挑战与困难,成员们更容易产生归属需要,从而快速打破面对陌生人的尴尬,促进彼此的合作。
此外,在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一个团队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困境。面对真实的困境时,领导者的选择尤为关键。显然,逃避困难让成员单独面对并不是最好的选择,领导者应帮助成员建立共同面对风险的反应习惯,促进领导者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合作,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作为团队的一员,当自己或他人遇到困难时,同样可以与大家共同建立信心,勇敢面对,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相信在共同经历风雨之后,同伴们会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携手创造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