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放血是一种什么样的治疗方法?今天为大家科普一下中医放血疗法的窍门和禁忌,快来看看是怎样的吧。
中医放血疗法的起源
目前,针灸放血仍是一种很常见的中医疗法,对很多疾病都有疗效。这是因为中医针刺放血不同于西医放血。放血量很少,一般几滴。一般不超过100毫升。
放血治疗其实并不可怕。并不是普通人理解的大量抽血。一般最多只有几十毫升,几滴就更少了。放血疗法中医放血疗法,又称“针刺放血疗法”,是中医中一种非常常规的治疗方法。放血主要通过调和气血、活血化瘀、活络通络等方法调节人体脏腑中医放血疗法,使脏腑和谐,经络通畅,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病愈治愈。不仅可以治疗各种慢性病,还可以治疗急症。
说到中医放血,并不是新发明的方法。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石器时代。当时在劳动实践中发现,用锋利的石头,扁石,在患处放血,可以治愈某些疾病。随着科学的发展,燧石针的工具产生了金属针。后来,根据医疗实践的需要,出现了专门用于放血治疗的“三棱针”。
这种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可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经者,刺小经脉”; 《黄帝内经》也明确指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泻、热喘、衄血等疾病。相传扁鹊放血在百会穴治了太子的“尸”,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湿”。唐宋时期,此疗法已成为中医大法之一。 《新唐书》记载:唐代太医头颅放血法治好了唐高宗的“头晕目眩”。明清时期,放血盛行。
感冒不建议放血
放血疗法治疗感冒在理论上是可行的。然而,放血疗法是一种基于人体经络科学的疗法。它不仅需要了解人体的经络和血液循环,而且还有很多禁忌症。刺破皮肤流血,必须由专业医师来做。
针灸放血疗法有禁忌症。怕针灸晕倒者不宜服用。凝血机制较差的患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不得使用该疗法。太饿、太饱、太醉、太累的人也不宜用此法。放血次数不宜频繁,仅用于偶尔急救。长期使用此法会伤正气,导致体质虚弱。
放血疗法操作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放血针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第二,针灸放血时,要注意针头不宜插得太深,伤口也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切血管的时候,切就够了,但千万不要切血管。
第三,如果术后局部出现小块淤青,一般不需要处理,可以自行消退。如果肿胀和疼痛严重,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
第四,禁止在同一部位反复出血,容易造成局部小硬结。
五、一旦病人在手术中出现针刺、带血头晕,应立即帮助病人躺下,喝热水,并注意面色、脉搏、血压等。
提醒:放血并非人人适合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这种治疗。出血性体质、血友病、大出血者一般禁止使用此疗法。此外,孕妇不适合此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放血针必须严格消毒,防止感染。针刺放血时要注意进针不宜过深,伤口不宜过大,以免损伤其他组织。切血管时,切就够了,但千万不要切血管。最后提醒一下,除急救外,对于其他需要放血的疾病,建议就医或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操作,以免因方法不当而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