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以烂鳃病最为多见鱼类患鳃病怎么办?怎么回事?

鱼病仍是最常见的烂鳃病,几乎所有养殖品种和大小不一的鱼类均可发病。鳃腐病是鱼类养殖中最常见、最严重、最难治愈的疾病。该病病死率高,表现出起病快、死亡快、继发感染能力强的特点。如不及时有效处理,将造成重大损失。除败血症外,鳃腐病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该病的主要流行季节是4-11月,其中6-9月是该病的高峰期。发生,草鱼是鱼类中最易患鳃腐病的。

在“老三病”(红皮、烂鳃、肠炎)、败血症等鱼类疾病中,“烂鳃”都有不同程度的伴随。凡是患鳃病的鱼,都以“烂鳃”为主要症状。,虽然是一种常见病,但却是最难治愈的鱼类疾病之一。虽然它是一种常见病,但它是最容易导致死亡的主要鱼类疾病。

一、鱼鳃腐病难治易死的原因

有两个原因:

首先,鱼鳃是鱼类的呼吸器官,就像人的气管和肺一样,是吸收氧气的唯一通道。不能吸收氧气或摄氧量不足会导致身体失调。与人体相比,鱼的烂鳃病也可以称为鱼(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或鱼肺炎。

二是鱼全身有一层保护层(鳞片和表液,嘴巴也有咽部保护),但鱼体内的鳃丝却布满了细小的血管,嫩嫩的且清脆,不含保护物质。它与水和水体中的一切物体(物质)直接接触,因此最容易被入侵。

从上面可以看出:

鳃腐病是一种“常见病”,因为鱼鳃没有保护层,与水和水体中的一切物体(质)接触。

鳃腐病“最容易导致死亡”,因为鱼鳃是吸收氧气的唯一通道,也是鱼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因此,鱼鳃腐病是一种“不易治愈,最易致死”的鱼类疾病。

2. 鳃腐病的病原体和种类

携带菌的鱼是细菌性烂鳃病的主要传染源,被烂鳃病鱼污染过的底泥和水源也是烂鳃病的来源。水中的病原体越多,水质越差,底质越差,鱼的密度越大,疾病就越容易爆发和传播。

一般认为,鳃腐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或气单胞菌、柱状弯曲杆菌、粘球菌、毛果菌、癣菌、雪花菌、隐毛菌等引起的。因此,烂鳃病又可分为:细菌性烂鳃病、真菌性烂鳃病、寄生性烂鳃病、水质恶化烂鳃病、病毒性烂鳃病等。

目前,烂鳃病主要由细菌性烂鳃病和寄生性烂鳃病引起。很少报道病毒性鳃腐病和其他种类的鳃腐病。本文仅描述细菌性烂鳃病、真菌性烂鳃病和寄生性烂鳃病。

三、鉴别鱼鳃腐病的简单方法

鳃腐病有不同的病因,不同类型的疾病,当然还有不同的药物。在没有显微镜检查的情况下,根据病变部位、鳃丝颜色和发病时间的不同,肉眼可以很容易地区分不同的鳃病。

查看病变部位

烂鳃病的病灶虽然都在鳃上,但病因不同,病灶部位也不同。

由细菌引起的烂鳃病多在鳃盖上“开天窗”,即鳃盖内侧表皮被腐蚀成一个半透明的小窗。

真菌引起的鳃霉病,常引起鱼类暴发性死亡,镜检可发现鳃霉丝。

寄生性烂鳃病,鳃瓣充血、粘液,鳃丝尖端常腐烂成半月形。由中华鱿鱼引起的烂鳃病,鳃丝末端肿胀,挂有蛆。

二、看鳃丝的颜色

由细菌引起的鳃腐烂,鳃线和鳃丝多呈黄白色。

真菌引起的鳃霉病,病鱼的鳃多呈苍白,有时有充血或出血。

寄生虫病引起的鳃腐病,鳃丝有时呈红色。中国龙虾引起的烂鳃病,大部分鳃丝呈白色。

三看发病时间

细菌性鳃腐病最早和最晚的流行时间是4-10月。

寄生性烂鳃病集中在七、八、九月份。中国龙虾引起的烂鳃病多发生在6-10月。

一旦确定了烂鳃病,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药物治疗,并且可以以更少的努力使结果成倍增加。

鳃腐病的症状

烂鳃病 鱼体、鱼头常发黑,故称“乌头瘟”,常游慢或独自浮于水面,反应迟缓,鳃盖骨被腐蚀,鳃盖内表面充血,中部常变成糜烂或小圆形透明窗(开天窗),透明,鳃丝末端腐烂,鳃丝肿胀或充血发黑,粘液增多,末端白色或不完整,有鳃丝粘泥等症状。最后,因呼吸不畅,逐渐减少食量,直至停止进食。病情严重时,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鳃丝大部分腐烂,可见鳃骨外露,病鱼相继死亡。

五、烂鳃病防治原则

不管是什么因素引起烂鳃病敌百虫治皮肤病,预防是重中之重,治疗效果不佳。根据烂鳃病的特殊性,处理原则是:由于“直接接触水及水体中一切物体(质)”的特殊性,改善水质是重中之重。生石灰。此外,由于鳃丝受损,呼吸不畅,供氧不足。因此,增加溶解氧也是当务之急。增氧器多的鱼塘会减少烂鳃病的发生,甚至可以防止它们生病。大部分寄生虫和细菌同时繁殖,建议同时杀灭寄生虫和细菌。

预防

在鱼病流行季节,应每月调整​​一次水质,以控制水生态系统的稳定。鳃腐病往往是由于水质恶化,塘泥有腐臭味,导致鱼鳃丝的氧气输送功能下降。这种恶劣的水环境特别容易发生细菌性鳃腐病。蝎子寄生性烂鳃病。

鱼特别是草鱼在运输分塘时,做好前期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防止鱼病的发生。当饲料情况出现异常时,如:炸成团,发现草鱼在打转,成群结队,不浮沉沉地吃,一定要高度重视,要立即抓鱼进行诊断,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其发生。

对待

首先要查明烂鳃病的病因,根据水质和外观症状进行综合诊断和分类治疗。

是细菌性烂鳃,可以应用杀菌药物,如:聚维酮碘500ml/2mu-500ml/4mu,二氧化氯150g/mu-250g/mu隔日一次,然后口服解毒消炎止痛-减轻诱饵。

它是寄生的烂鳃。对于杀虫剂,它取决于鳃丝中的粘液量。如果粘液量大,可用阿维菌素+硫酸亚铁等杀虫药治疗。最好用显微镜确认。

烂鳃病严重危重时,可使用剧烈止血等止血因子等特殊药物。

六、烂鳃病的分类与防治

1.细菌性烂鳃

发病初期,鳃丝前端充血、肿胀,呈鲜红色和黑色界限。随后,鳃丝出现坏死腐烂,出现贫血、失血、淤泥和“开天窗”等症状。

细菌性鳃腐病仍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铜绿气单胞菌、金黄色粘球菌等引起。嗜水气单胞菌可在14.0~40.5℃水温范围内繁殖。最适温度为28.0~30.0℃。PH值可在6至11范围内增长,喜酸怕碱。对于水的生存,最佳盐度为0.5‰。

细菌性鳃腐病经常发生在池塘中,有以下问题:

一是池塘老化,池塘多年未清洗,底泥深而劣,池塘和水源水质不干净。

二是幼苗病伤入池,或鱼群质量差,抗病能力弱。

三是施用未成熟的粪肥污染水体,过多的饵料造成水环境恶化。

四是放养密度太高或池塘养鱼量太大。

细菌性烂鳃病的防治

1、如果鱼塘确实需要施肥,一定要施发酵肥。

2、放养前用2%~5%的盐水浸泡幼苗10~20分钟。利用烂鳃菌在0.7%的盐水中无法生存的弱点,用盐水给鱼洗澡可以更好地预防烂鳃病。

3、每月向全池喷洒二氧化氯0.2g/m3水体等杀菌药物。

4、每立方米水体洒0.3-0.4克二溴乙内酰脲(溴氯乙内酰脲,下同)或全池使用漂白粉1-1.5克或戊二醛150-200毫升/亩。

5、全池每立方米水洒2-4克胆汁或大黄药水。

6、洒20-50斤/亩生石灰水。由于烂鳃病菌具有“喜酸怕碱”的特点,用生石灰水稍微提高水体的pH值,对消灭烂鳃病菌有作用,同时,水质得到调整。

敌百虫治皮肤病_人药治鸽病大全治鸽痘_艾z病初期皮肤皮肤症状有

评论:

现实中对生石灰的使用存在一些误区。一是生石灰被认为是强碱性物质,连人类都受不了,更别说鱼了;,还有很多。

事实上,生石灰只在干粉或高浓度溶液中表现出强碱性。当清塘浓度在120斤/亩以上时,水的PH值会上升到11以上。鱼类适宜的pH值是6.5-8.5,极限pH值在10以下。

但在鱼病防治中,生石灰在水体中的使用量仅为20-60斤/亩。有人已经测试过这个时候PH值在10以下,但是一般都在9.0左右,也就是弱碱性,也就是说,据说PH值在9.0左右的时候,刚好是9.0左右的水平。清洗鱼的伤口,就像用过氧化氢清洗人的伤口一样。

因此,在高pH值和蓝藻爆发时应禁用生石灰。生石灰在水溶液中的毒性应该比其他化学渔业药物低得多。当然,应用生石灰“中和水质”是核心,其次是鱼病防治。.

7. 使用 10% 聚维酮碘 200-300 ml/mu。鱼用聚维酮碘也可内服,每日用量为每100公斤鱼25克,与饲料混合,连用5天为一个疗程。

8、烟叶或香烟:烟叶浸液可预防鱼类疾病,既能杀菌又能杀虫。一般每亩用量为0.25~0.5公斤。煮沸2小时后取汁或用沸水浸泡半天,洒满池中。少用水,多用水,多施肥。

9、每立方米水用0.3g-​​0.6g/m3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或0.2g-0.5gm m3的三氯异氰尿酸(强氯喹)喷洒全池。使用 3-4 天,或挂袋处理。

10、内服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药饵(如大蒜素、三黄散等)。又如:穿心莲内服,每100公斤鱼0.5公斤干穿心莲,煮2小时,与饲料混合,喂3-5天。

11. 使用其他常规杀菌剂和市售药物治疗细菌性鳃腐病。例如:各种氯制剂(二氯异氰尿酸、二氯乙内酰脲)、溴制剂(苯扎溴铵)、碘制剂等药物,用量和用法要根据使用说明和池塘情况灵活控制。

2.鳃霉烂鳃

鳃霉病 鳃腐病又称鳃霉病,是由鳃霉真菌感染引起的鱼类病害。显微镜下可发现鳃丝内有黑色细丝,严重时鳃丝内有干燥的树状物质。该病会影响鱼鳃丝的正常功能。当水质恶化,因天气突变导致水中氧气减少时,鱼很容易上浮。鳃菌可引起病灶处出血和肌纤维坏死,导致鱼类死亡。该病常引起鱼类暴发性死亡,镜检可发现鳃菌。

肉眼观察鱼鳃霉体表无明显异常,但会出现鳃丝肿胀、粘液增多、局部充血及暗红色或贫血、变白等症状。感染初期,病鱼鳃丝上出现黑色菌丝;感染后期病鱼鳃部苍白,偶有充血或出血。

鳃霉病鱼呼吸困难,食欲不振,鳃上粘液增多、出血、充血和缺血性斑块,俗称“斑鳃”。在严重的情况下,整个鳃是蓝灰色的。

鳃霉病主要发生在水质恶化、有机质含量高、污染水池有机质较多的池塘,臭鱼池最易发生此病。

真菌引起的烂鳃病的治疗

1.使用氯制剂药物。例如,每立方米水1-1.5克漂白粉洒满整个水池。

2. 病害发生时,立即用新水填满池塘。平时经常加水,可以减少发病的机会。

3、使用对真菌有杀灭作用的药物。例如:苯扎溴铵+戊二醛。

4.使用市售的对真菌有杀灭作用的药物,如:水霉硫氧氟沙星、水杨酸(水沫净)等药物均可应用。

3、寄生烂鳃(鱿鱼、鳃蛆病、鳃丝上的白虫为鱿鱼)

可以从鳃上用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寄生虫的种类。导致鳃损伤的鱼类疾病。常见的寄生虫,如中华螺(鳃蛆)可以肉眼判断,但毛癣菌、蛔虫、癣菌、鳃隐鞭虫等,应用显微镜诊断。

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和骚扰,会使鱼的鳃产生大量粘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所以浮头持续时间长,严重时体色也会变黑。

(一)寄生引起的鳃病

当毛虱寄生在鳃上时,病鱼除体表黑色、瘦弱、单独游动外,无明显症状。当毛果大量出现在鳃表面时,会刺激鳃组织分泌大量粘液,从而阻碍水的畅通,干扰鳃丝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严重影响鱼的呼吸功能,引起呼吸困难,停止进食,使鱼缺氧,最终窒息而死。

旋毛虫的旺季为5-8月,最容易出现在鱼苗发育夏花鱼种的池塘。在连续下雨的情况下,最容易引起该病的流行。

(2)粘孢子虫寄生引起的鳃病

由粘孢子虫引起的鳃病一般在鳃的表皮组织内有许多白色的点状或块状包囊,肉眼很容易看到。当患粘孢子虫的病鱼有孢子从鱼身上落入水中,被其他鱼吃掉或接触后,附着在鱼的表面或鳃上,受刺激释放极丝壳而分裂。,里面的孢子质变成变形虫,侵入组织细胞并安定下来,开始生长发育。孢子体受刺激变化形成孢子囊,通常肉眼可见。

粘孢子虫寄生在体表和鳃上,其包囊最后被成熟的孢子挤压,孢子直接散入水中,重新侵入其他鱼类,开始重复其生命周期。从鱼苗到成鱼都可能被感染。粘孢子虫寄生于鱼鳃后,包囊逐渐增多,破坏鳃组织,鳃盖闭合不全,导致呼吸困难,生长发育受阻,最终大量死亡。

粘孢子很容易用肉眼看到,它还可以刺破囊肿。一般在初夏发病,鲤鱼最易发病。

(3) 寄生虫引起的鳃病

由寄生癣菌引起的鳃病,镜检表现为明显肿胀,鳃盖微张,粘液增多,鳃丝呈深灰色,蠕虫呈长条状蠕动。癣利用钩子刺破鳃丝毛细血管,撕裂细胞,导致鳃丝上皮溃烂、微出血、鳃丝融合、增生、坏死。癣菌多寄生在第二、第三鳃丝上。

少数癣菌感染时,病鱼鳃部充血,摄食等活动正常;中度感染时,病鱼食欲不振,鳃内粘液分泌增多,鳃瓣充血,鳃盖异常波动,游动迟缓无力;严重时,病鱼不进食、呼吸急促或单鳃呼吸,鳃充血严重,鳃丝缺损,胸鳍充血发红。

检查病鱼的鳃片,发现其上布满红色粘液,鳃丝充血、充血、增生,呼吸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呼吸困难,病鱼独自游动或狂奔在水面上造成死亡或大量死亡。新病鱼常在水中阵发性狂乱游动,或在池底快速侧身游动。

一些病鱼体色变黑,全身粘液增多,尤其是鳃盖。布满粘液,鳃盖张开,鳃丝失血或花鳃,鱼体反应迟缓,严重时停止进食,最终因呼吸道阻塞而窒息。

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蠕虫蠕动,有时粘液下的粘液下会聚集“白点”。该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传播迅速。

(4) 中华蝎寄生引起的鳃病

由中华蝎寄生引起的鳃病,鳃丝末端肿胀发白,寄生许多寄生虫,挂蛆状体,故称“鳃蛆病”。

中国蜗牛寄生在鱼的鳃上。鱼钩除了能破坏鳃组织,剥夺鱼的营养外,还能分泌一种酶物质,刺激鳃组织,使组织增生,使病鱼鳃丝末端膨大,变白。,变形,严重时整个鳃丝末端的鳃瓣边缘肿胀发白,甚至腐烂,影响鱼的呼吸。寄生部位的伤口导致细菌侵入,引起鳃丝局部发炎,导致鱼死亡。

病鱼鳃丝末端肿胀、发白、变形。严重时,鳃丝末端的鳃瓣边缘肿胀发白,鳃上粘液增多。出水。鳃上有蛆状的蠕虫敌百虫治皮肤病,故又称“鳃蛆病”。该病主要影响1岁以上的草鱼。旺季是每年的五月到九月。

除了上述几种由寄生虫引起的烂鳃病外,还有一些寄生虫病,如白​​灵菇、金缕梅等,大同小异,不再一一列举。

寄生性烂鳃病治疗

对于寄生性烂鳃病的治疗,最好重复用药一次,以防复发。

1、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的混合液喷洒整个池水,使池水0.7-1 g/m3。

2、在30毫升/立方米水的甲醛溶液中浸泡15-20分钟,疗效明显。

3、用20g/m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分钟,杀死鱼类的寄生幼虫。

4. 将90%的水晶敌百虫洒满池子,使池水浓度达到1-2g/m3。敌百虫的最小用量为每立方米水1克,最大不能超过4克。

5、用1%-3%的盐水浸泡20分钟驱虫。

6、使用市售的杀虫药(如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两天,一般可痊愈。

4、水质差引起的烂鳃

水质差引起的烂鳃,往往是水质中有机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对水体造成破坏。一般症状是天气变化当天鱼有浮头状态,次日食量减少,没有积极性,第三天出现靠边、烂鳃、死鱼。

过量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很容易引起烂鳃病。有两种形式的氮会导致鱼中毒:分子氨和亚硝酸盐。季节性交换和不稳定的水质在季节容易发生。

当分子氨超标(鱼类可长期耐受的最大氨浓度为0.025mg/L)时,会干扰鳃渗透压调节系统,破坏鳃丝黏膜的结构和功能,鱼受氨分泌的影响。当血液中浓度高时,鱼体血液中的PH值相应升高,影响鱼体内各种酶的活性,导致氨中毒,最终导致鱼体死亡。

当亚硝酸盐超标时,亚硝酸盐与鱼体血液中的携氧蛋白结合,使鱼体的携氧效率降低,造成生理性缺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量逐渐减少,血液的携氧能力逐渐下降,导致鱼虾慢性中毒。这时,鱼虾的摄食量减少,鳃组织发生病变,出现呼吸困难、激动或反应迟钝,严重时发生爆炸性死亡。

水质差引起的烂鳃病的处理

1、如果可能,先加新水。

2.增加溶氧是重中之重。打开曝气器,尽快采取应用生石灰(禁止高pH值和蓝藻爆发)、水质改良剂、藻种培育、底质改良剂等改善水质的措施。

3、可利用芽孢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促进水体中有机物的分解,降低有机物的含量,降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含量。

4、水质差引起的烂鳃病也会发生但不限于以上所列类型(寄生性烂鳃病、细菌性烂鳃病、真菌性烂鳃病等)检查确认病害类型,使用上述根据不同的症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